
电动力学处理含油污泥技术
含油污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渗析、电迁移和电泳等作用。在阴极区会富集水分和烃类, 固相组分则在阳极积聚,这同样实现了含油污泥三相的分离[2,52]。
Yang[57]在处理罐底含油污泥中,使用两个垂直电极,通过足够的电场,在 4 厘米的电极间距下 20 伏,可以去除一半以上的水分。当电场进一步增加到 30V 时,脱水效率从 51.9%增加到 56.3%,因此在相同尺度下,电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对脱水效率几乎没有影响。Gobbi 等[58]使用 3.5 L 反应器的 电凝技术,在每个 10 s 具有单极排列的铝电极和极性开关,用于从合成含油水中分离油,其油浓度类 似于来自海上平台的采出水。经过 20 min 处理后,除油率高达 98%。
此技术减量化明显,操作简单,安装方便,可回收重金属、烃类和泥渣,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, 对环境较为友好。但是其同时存在电极设计复杂、能耗太高和容易导致土壤酸化的问题,而且电化学 技术处理周期长[2,7]。
实现电动力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,而深入研究除油机理也需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。尽管存在许多与个案相关的过程优化研究,但需要一种通用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,并能在尽量广泛的范围内评价反应性能。通过评估各因素之间的平衡来优化工艺。此外,还需要找到更好的污泥处置和氢气利用的解决方案。这将使该技术成为一种更有效、更低成本、更环保、更可行的替代方法,用于处理含油污泥[59]。